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中空介孔硅(HMSNs)因其中空结构和介孔通道,在药物负载与控释领域具有显著优势。以下是其载药的典型步骤及关键要点,结合原理与操作细节展开说明:
根据药物性质(水溶性、分子量、电荷)选择合适的载药方式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药物溶解:将疏水性药物(如紫杉醇、阿霉素)溶于有机溶剂(如乙醇、二甲基亚砜 DMSO),配制成 1-10 mg/mL 溶液。
混合负载:将 HMSNs 加入药物溶液中,室温下磁力搅拌 12-24 h(或超声辅助 30 min),利用介孔表面的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吸附药物。
分离纯化:离心(10000 rpm,15 min)收集载药颗粒,用乙醇洗涤 2-3 次去除未吸附药物,真空干燥备用。
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导致介孔堵塞,建议通过紫外 - 可见光谱(UV-Vis)监测吸附平衡浓度,计算载药量(通常 10-50% w/w)。
药物溶液制备:将水溶性药物(如抗生素、蛋白质)溶于缓冲液(如 PBS,pH 7.4),浓度 5-20 mg/mL。
浸泡负载:将 HMSNs 加入药物溶液,4℃或室温下振荡孵育 6-12 h,利用中空腔室和介孔的空间包埋药物。
固定化(可选):若负载蛋白,可加入交联剂(如戊二醛)常温交联 30 min,防止药物泄漏。
避免高温(>40℃)以防蛋白质变性,可通过动态光散射(DLS)监测负载后颗粒的粒径变化(通常增加 5-10 nm)。
官能团活化:预处理后的 HMSNs 表面氨基(-NH₂)可与药物的羧基(-COOH)通过 1 - 乙基 - 3-(3 - 二甲基氨基丙基)碳二亚胺(EDC)/N - 羟基琥珀酰亚胺(NHS)偶联反应连接。
反应条件:药物与 HMSNs 按 1:1-1:5 摩尔比混合,在 PBS(pH 6.0-7.0)中室温反应 4-8 h,离心洗涤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验证共价键形成(如出现酰胺键吸收峰)。
药物通过化学键固定,控释效果好,适用于需要长效释放的场景(如抗肿瘤药物)。
操作原理:利用介孔硅表面修饰的 pH 敏感基团(如羧酸基、氨基)在不同 pH 环境下的解离特性,实现药物可控释放。
典型步骤
修饰 pH 敏感聚合物:如接枝聚丙烯酸(PAA),在酸性条件下(肿瘤微环境 pH 5.5)羧酸基团质子化,破坏药物 - 载体相互作用,促进释放。
负载与释放测试:将药物负载后,分别在 pH 7.4(正常体液)和 pH 5.5(肿瘤部位)的缓冲液中振荡,用高效液相色谱(HPLC)监测药物释放速率。
计算方法:
检测手段:通过 HPLC 或 UV-Vis 测定未吸附的药物浓度,间接计算负载量。
在模拟生理环境(如 37℃,PBS pH 7.4)或病理环境(pH 5.5、含酶溶液)中进行动态释放实验,绘制释放曲线,评估突释效应(前 2 h 释放量)和缓释特性。
杭州新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各种粒径的中空介孔硅,介孔硅及各种修饰,欢迎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