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氧化钛(TiO₂)存在三种主要晶型:金红石型(rutile)、锐钛矿型(anatase)和板钛矿型(brookite)。它们的晶体结构、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领域差异显著,以下是详细解析:
金红石型
晶体结构:四方晶系,空间群为 P4₂/mnm,TiO₆八面体通过共边连接形成致密结构。
稳定性:稳定的晶型,高温下(>650℃)仍保持结构稳定,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。
物理特性:密度 4.2-4.3 g/cm³,莫氏硬度 6-6.5,折射率高达 2.62-2.91,具有优异的光学散射能力和化学惰性。
锐钛矿型
晶体结构:四方晶系,空间群为 I4₁/amd,TiO₆八面体通过共角连接形成开放结构,比表面积较大。
稳定性:低温下稳定(<610℃),加热至 610℃以上逐渐转变为金红石型,转变温度为 915℃。
物理特性:密度 3.8-3.9 g/cm³,莫氏硬度 5.5-6,带隙较宽(3.2 eV),对紫外光响应强烈。
板钛矿型
晶体结构:斜方晶系,空间群为 Pbca,TiO₆八面体通过共边和共角连接,结构复杂且对称性较低。
稳定性:最不稳定的晶型,650℃以上迅速转变为金红石型,自然界中罕见。
物理特性:密度 4.1-4.25 g/cm³,带隙约 2.96 eV,光催化活性较高但易因结构缺陷导致载流子复合。
制备方法影响
金红石型:高温煅烧(>800℃)、气相沉积法(CVD)或添加矿化剂(如 P2O5)可促进其形成。
锐钛矿型:溶胶 - 凝胶法、水热法(100-200℃)及低温煅烧(<500℃)是常用方法。
板钛矿型:需严格控制水热条件(如 pH=4-6、温度 150-200℃)或引入特定模板剂。
混晶协同效应
X 射线衍射(XRD)
拉曼光谱
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
二氧化钛的三种晶型因其结构差异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能: